3月17日,NMPA官网显示,石药集团的磷酸钠注射液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。磷酸钠注射液为糖皮质激素药物,2023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接近12亿元。
第十一批集采在即,全身用抗感染药为国采主力军。米内网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24H1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化药全身用抗感染药物销售额超过630亿元,同比下滑17.45%。品牌TOP10中,辉瑞的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(2:1)、东阳光药的磷酸奥司他韦颗粒、西南药业的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位列前三。全身用抗感染药已有84个品种纳入国采,16个品种备战第十一批集采,倍特、齐鲁、正大天晴等企业多个品种在列。
自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“新质生产力”后,这一概念持续升温,在2025年全国“两会”期间再度成为战略焦点。面对政策机遇与产业变革窗口期,医药行业亟需突破传统范式,以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为抓手,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,探索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路径……围绕这些话题,代表、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。
步入2025年,恒瑞医药产品研发持续提速,至今已有1款1类新药、1款首仿首次获批上市,4款新药首次提交NDA,20余款新药申报IND等。目前公司有202款新药(172款1类新药)在国内处于申请临床及以上阶段,其中有40款新药(30款1类新药)上市可期。除了不断加码创新研发,恒瑞医药也在通过赴港上市、海外授权等方式,加速推进国际化进程。
2025年全国两会在本周圆满闭幕,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“制定创新药目录,支持创新药发展”,激励着国内药企加码创新研发的决心。葫芦娃药业近几年的创新研发之路越走越顺,2024年获批了13个新产品,2025年开局不到3个月已有3个新品获批,目前公司有1款中药新药报产在审,2款中药新药在加速推进临床,未来可期。
2025年将启动第十一批国采,神经系统药物作为国采常客,目前已有13个重磅产品的竞争企业在7家或以上,华海、科伦、石四药等100多家集团蓄势待发。在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终端,人福医药继续称霸市场,海思科1类新药环泊酚注射液连续三年暴涨。2024年至今首次获批的神经系统药物中有17个新品或将冲击2025年国谈,助力销售放量。
米内网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受春节放假影响,2025年1月中国实体药店零售规模(药品+非药)为492亿元,同比下滑8.4%,较2024年12月下降13.8%;中化药TOP20品类“冰火两重天”。
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,“减肥”成为热议话题。“减重经济”越来越火,药店能否迎来新机遇?
日前,华润双鹤发布了重要的公告,公司的舒更葡糖钠注射液补充申请获批,新增规格:按舒更葡糖钠活性实体与单-羟基舒更葡糖钠活性实体的总量计5ml:500mg。米内网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舒更葡糖钠注射液2023年在全球销售额超过18亿美元;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超过6亿元,2024年上半年同比增长74.82%。
近年来,中国创新药企业研发实力不断的提高的同时,也面临着医保控费和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,“出海”已然成为其拓展业务版图、增强核心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的关键战略。据不完全统计,2020-2024年间达成的License-out交易累计超过260项,其中2024年超过94项,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,交易总额合计达540亿美元以上;恒瑞医药、石药集团、亚盛医药等头部企业满载而归,国产1类新药大放异彩......频繁的BD出海交易也从侧面印证了,中国创新药已真正登上世界舞台,并逐步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,前景可期。
3月11日,海南省医保局发出公告,再次公开征求《关于部分国谈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的通知(征求意见稿)》,此次拟将177个品种纳入国谈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范围。
咽喉中成药为家庭常备药品,米内网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零售药店终端咽喉中成药销售额超过36亿元,同比增长8.39%。品牌TOP20中,15个独家品种上榜,金嗓子喉片、桂林西瓜霜、西瓜霜润喉片依次位列前三;桂林三金有3个品种上榜,华润、桂龙各有2个品种上榜。盈科瑞、扬子江、康恩贝等积极布局咽喉中药新药。
3月12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三部门印发《关于印发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功能指引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,发布了《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功能指引》,积极地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的标准化、规范化建设,旨在全方面提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数字治理能力,充分的发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体制优势及信息化倍增效应。